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三五(2016-2020)规划

发布人:院办发布时间:2018-09-27浏览次数:498


沪工外院[2017]20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三五(2016-2020)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31号文件、《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办发[2016]78号文件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2017])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教育事业十三五(20162020)发展规划和校党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大德育体系建设的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进一步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以及为谁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在学校董事会和党政班子领导下,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显著成绩。广大师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进,更加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学校推进大德育体系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双向融合。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下大力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广大思政工作者和辅导员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大力推进学风建设工程,拓展校内外贯通、网上网下互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持续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发挥易班及其他新媒体、志愿者服务基地的育人作用,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十二五期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政工作者和辅导员共4人获市育才奖,多人次参加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组织的各类比赛获得奖项。

未来几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依然深刻而复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面临新的机遇。第一,2016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是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历史上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20174月召开的上海市高校思想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按照党中央要求部署,切实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使上海各高校办出特色办出卓越;第二,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将驶入快车道。教育部、上海市和我校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实施,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将提升到新的水平;第三,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都对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保障措施提出明确要求;第四,《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及中办印发《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对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新形势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学生的任务更加艰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在有力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带来复杂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任务新课题;面对处在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求知欲强、追求个性张扬,更加注重个体价值的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必须有所创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部分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训练轻人文培育等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个别教师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水准下降,不能很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等。这些情况表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任务十分紧迫。201511月,学校提出了构建符合学校校情的大德育体系建设计划构想,20166月,校党委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大德育体系建设的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三五规划势在必行。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国及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四个意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品质为引领,以健全人格,提升道德素质、树立法治观念和加强人文素养培育为基础,着力优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工作,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素质、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外语见长、突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涉外服务复合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同时从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出发,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契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者之间紧密结合。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2.坚持因材施教,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把增强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要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标。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3.坚持改革创新,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思路、内容方法、载体手段不断改革创新。

4.坚持学校特色,特色就是力量,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围绕学校是一所以外语类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外语能力+职业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的要求,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办学特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彰显学校综合实力,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体系、队伍、保障等方面有一个大变化、大进步。

2020年末,构建与学校“具有鲜明外国语特色,国内较高知名度的技术技能型高校”要求相匹配,与学校“紧密结合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际、突出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真正落细、落小、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广大学生道德法治意识和人文素养显著提升,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更加稳定,各项保障措施更加有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较大提高,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三、具体目标和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更加丰富

       1.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着眼于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彻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师生道德修养。组织先进模范校园巡讲,开展教书育人楷模、教师和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评选表彰,发挥榜样示范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育教学,组织大学生学习中华文化重要典籍。挖掘和利用浦东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推出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开放课程。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2.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其成为学生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引导大学生成才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引向、道德品德及审美情绪的核心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成才道路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要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题教学、坚持开展“历史上的今天”、“每周时事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梦·我的梦”、“劳模进职校”、“法治校园行”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讲好中国故事。鼓励师生运用多媒体、视频、微课等形式进行教学。倡导集体备课、听课和示范公开课,组织评选优秀教案,推荐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计划,鼓励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校党政领导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十三五期间,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校、市级精品课程,培育1-2名思政教学名师及上海市育才奖人选。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制定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专项计划,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建设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开设“中国系列”课——《开放中国》课程,该课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师资源,以“形势与政策”课为载体,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主线,分成若干专题由学校、二级学院和系部领导教授们讲授,达到全覆盖;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精要”课程作为综合素养课程建设试点,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或学生在线课程平台自主学习的方法全覆盖到每位学生,使其成为全校统一的必修课;选取“法语阅读”和“酒店前厅管理”2门专业课程育人试点,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到所有专业课程。

4.注重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

制定实施“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制度化长效化建设专项计划”,完善“文教结合”机制。紧密结合上海市“党的诞生地”挖掘宣传工程,加强革命文化教育。结合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结合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等战略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社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发挥理论学习骨干的引领作用和理论社团的带动作用。打造校内外育人共同体。

       进一步优化“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体验国情民情。组织学生参观本市及学校所在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中的社会调研,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搭建政府—企业—学校创新创业展示平台。落实“双创”方针及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学校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增强军事训练实效,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完善重大赛事公益服务制度,把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继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暑期“红色之旅”社会考察活动。十三五期间,在巩固已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建2-3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

5.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

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发挥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作用,深入实施“易班”等新应用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创建网上党建原地、网上党校、网上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制作传播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内容产品,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以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为主体,壮大网络舆论引导力量,唱响网上主旋律。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进一步发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继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素质拓展、心理讲座等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三级网络。建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的运行,出版心理读物《惢》,拓展和维护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7.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形成合力作用

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主体作用,大力弘扬爱岗尽责、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所有的专业教师,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之中。各级管理者要立足本职,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服务部门的职工要以自己的优质服务和模范行为,在思想、道德、纪律等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学校建立教职工考核评估及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提高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水平。

       (二)大德育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完善学校大德育体系的组织构架,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共同参加,统筹推进全校改革试点工作。设立校级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咨询、督查、评估工作,成立学校成立德育中心,建立五个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服务》。全校辅导员根据所学专业背景及工作需要,加入到上述一个教研室并参加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思政教学部统一组织,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发展。

成立党建研究会,形成一体两翼(一体:学校德育中心;两翼:思研会和党建会)研究机构,鼓励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政工作者和辅导员更多地参与理论研究,多出有质量标志性成果。

继续发挥业余党校对青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知识、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为党组织输送可靠人选的作用,推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建设,定期邀请校外领导和专家来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大讲堂活动,形成学校大德育体系建设的新路径、新载体、新模式,完善“德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联动、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联动、德育与大学生社团建设联动”三个联动机制。

探索国际交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新模式。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学校领导、院(系)、部领导联系师生、谈心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

2.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1)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由学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等多方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队伍,建立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2)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推进我校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具有较强育人功能的志愿服务项目,根据我校特色,重点推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志愿服务,以优秀项目评选为载体,引导志愿服务的育人方向,提高育人水平。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我校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史育人功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十三五期间要在聚焦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进一步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使它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民办大学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持久的精神和文化动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学校校训、办学理念、育人方针、人才培养特色等宣传力度,提升学校精神、大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建设校园文化广场、大学生活动中心、数字影院,拓展“傅雷纪念馆”、“中韩文化交流中心”,建成“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工商外校史馆”等校园文化建设品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

完善国际文化节、科技节、主题活动月等校园文化品牌,使其发挥在校园建设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形成中外融通的校园文化。

大力发展大学生社团,重点扶持学生专业类、公益服务类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引导文化艺术、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类社团发展。到2020年,争取校内学生社团100个,建成2-3项市级校园文化品牌项目。

(四)要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是育人主体,教书是教师的天职,育人也是教师的天职,广大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自觉地将育人任务渗透到课堂教学工作中去。要把“三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教师是关键。要把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选优建强学校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要加强政策引导,真诚关心关爱,弘扬师德师风。要在准入、培训、考核等各环节严抓严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基层党建工作者“三支队伍”。

四、保障措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必须有大视域、大思路、大格局,将教育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渠道整合协同起来,形成合力效应,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思想、组织、体制、机制、队伍、质量评估、经费上投入,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保障。

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共言论守规矩”,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不能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等言行。

要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按师生比不低于1:15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推动思政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要按中宣部、教育部要求,学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列支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培养培训费用。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系部)逐级负责、条线配合联动的“大思政”格局。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2017419



信息公开受理机构
部门:学院办公室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08:00-16:00 周五08:00-15:00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东路188号
联系电话:021-68020621
传真号码:021-68020687
邮政编码:201399
电子邮箱:xinxigongkai@sicfl.edu.cn
信息公开监督投诉
部门:纪检监察办公室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08:00-16:00 周五08:00-15:00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东路188号
联系电话:021-68020838
传真号码:021-68020687
邮政编码:201399
电子邮箱:db@sicfl.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