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2020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人:院办  发布时间:2021-01-06   浏览次数:16


2020年是全国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学校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四中、五中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内涵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文件精神,对接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战略,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标志性优秀教学成果等重点任务,实施国际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精品化建设发展战略,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确保了2020年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学校始终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2020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始料未及,学校党政领导带领全校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慎终如始,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改善学校疫情防控条件,完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分类做好不同群体的防疫工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切实守牢校园大门,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平稳有序推进在线教学工作。上半年,师生因为疫情无法返校,学校认真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加强在线教学管理,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大在线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力度;加强课程质量监控,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督导、辅导员三支队伍在线教学协同管理,逐步提升在线教学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在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在线教学实质同效。鼓励教师在线上强化交互式教学的课堂设计,加强师生互动,实现从传统课堂注重单向灌输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注重互动对话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拓展在线教学服务形式,探索开展学生论文在线指导和在线答辩工作,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形势下毕业生按期毕业工作。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发挥互联网自媒体作用,开通了SICFL教务处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各类教学管理信息、考试考证信息,撰写12期在线教学工作提示,贯穿整个春节学期的在线教学;搭建并启动了在线复学流程,为复学学生提供便捷方便的通道;启用二维码用章申请登记,为广大学生成绩单和学籍学历证明开具服务工作,同时有效地监管了公章的使用;召开多次在线教学工作例会,有序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重大考试均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在学校公共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各类考试,组织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开展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填写健康情况声明书;对考场所在教学楼进行封闭管理,考前对考试区域进行全面消毒;考试期间每个考点备有电子测温屏、测温枪、口罩、手套、免洗消毒液等物品,设置了多个备用隔离考场、同时配备医护人员,为广大考生营造安全、放心的考试环境。也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两次外语等级考试,一次外语等级口语考试和一次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

3.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用足用好上海现有的就业促进政策,千方百计推动2020届毕业生就业。结合学校专业特点,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网络招聘会,加强供需精准对接,主动向用人单位精准推送;要加强在线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把握就业形势,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在确保学生和校园安全前提下,慎重有序开展应届毕业生赴企事业单位实习工作。经过学校就业工作团队的辛苦努力,我校2020届毕业生克服了严重的疫情影响,就业率超过90%,在上海高校高校中名列前茅。

二、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参加上海进口博览会等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增强广大师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 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和“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校院两级班子建设强化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落实三大主体责任及“党政同责”、“四责协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重点将主题教育结束时还需要持续推进整改的两个问题全部落实完成。一是加快引进了新闻网编及法语带头人;二是开发落实高本贯通项目,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凝练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出台了《专业建设成果培育与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突出做好在高知识群体、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2020年共发展80名党员,严把发展党员的五大环节和25个流程的发展质量,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党委下达的发展任务。

6.落实党建责任,抓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按照上海市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及高校党建“1+2”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落地落实党建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从严治党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监督与保障作用,明确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重点关注考试招生、干部人事、后勤资产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重点领域的防腐倡廉教育,防范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7.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引领作用,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强化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完善网络與情应对机制,建立健全学校稳定工作月志制度和工作责任制,修订完善对《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管理的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取得新成果,彰显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疫情期间学校师生勇担社会责任,志愿服务战疫工作。本年度编辑发布官网新闻226篇、通知公告96篇,设计制作官网banner大图21期。编辑排版校报2期,分别上线网站和微信电子报。同时,建立网络安全员队伍,采用“人工爬虫”的人防模式,尽可能多收集各网络平台中的学校相关信息;建立内宣管理员队伍,形成日常巡逻机制,并每周以周报形式反馈相关情况及整改建议。疫情期间,持续开展主题宣传,弘扬正能量,学校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开设疫情防控专题,至今通过官网发布战疫主题通知和讯息200余条,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系列主题推送近300次,制作防疫专题简报35期,图文并茂、影音俱全,弘扬正能量,鼓舞士气。同时,积极联络相关媒体,及时提供学校信息资讯,今年来共在“上海教育”官微主题宣传11次,“上海发布”官微主题宣传6次,“上海高职”官微主题推文5次,《民办高教通讯》10次,接受上海电视台纪实栏目专题采访1次。同时,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疫情防控事迹汇编刊登我校报送的防疫材料2篇。2020年下半年,学校党委宣传部依托上海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计划,成立了学校融媒体宣传中心并开展新闻宣传与媒介素养专题培训。策划设计学校宣传主题推文6次,通过新媒体力量助力学校招生工作;进一步加大“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知晓率和使用率,面向广大师生尤其是党员进行宣传推介。通过党务工作例会动员宣传、发布简报七日报、弘扬优秀典型等方法,多措并举,提升实效。本年度发布每月简报6期、七日报8期,及时通报学习情况,发布平台活动通知。每学期根据统计情况评选“学习标兵”“学习之星”以及“优秀管理员”,及时收集各支部推广和学习的典型方法,采访学习达人的有效经验,加强宣传报道,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

8.加强党对统战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领导。完善统战工作制度,完成了我校2020年无党派人士的认定和登记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运行机制,支持工会、团委根据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师生员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力。校党委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五老”在严谨治学态度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促进青年师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 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党委严格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校党委每学期召开1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每学期给学生讲授2~4个课时思政课。思政教学依托在线优质教学资源谋发展,2020年上半年形成了“线上集中备课—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双平台网络教学—课后反思总结”的教学模式、下半年形成了“线下集中备课—线上线下同步互补教学—课后反思总结”的教学模式;思政教学部立足国情教育教学实际办征文,2020年结合《概论》、《基础》课程教学,举办了“守望相助 携手抗疫”和 “而立浦东 青春你我”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吸引一千两百多学生投稿,最后精选八十篇获奖征文汇编成集;思政教学部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育师生,在有的六个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2020年拓展我校首个省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思政教学部推进思政选修课建设创新篇,我校思政课选修课程《开放中国》已持续开展三轮,2020年下半年开设了“中国系列”之二《明德中国》;思政教学部建设专属微信公众号扩影响,“SICFL思政教学”微信公众号包含“那年今日”、“时政新闻”、“教学实践”、“知识竞赛”、“学子风采”、“资源库”等板块,2020下半年推出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作品形式有录制短视频或音频、拍摄祖国伟大成就和脱贫攻坚成果照片、设计绘画作品等受到全校师生热捧,还通过学校订阅号转发,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教育内涵式发展

10. 积极落实“职教二十条”关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战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标志性成果培育为抓手,着重抓好一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技能竞赛队伍的建设。优化专业布局,根据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的专业特质和发展规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专业的职业教育特点;对标一流专业群建设目标,确定了国际商务、应用英语、应用日语、应用德语和数控技术等5个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会计、新闻采编与制作等一流专业培育建设项目,以及部分专业特色建设项目,同时开展具有工商外特色的特色专业群建设探索。

11. 积极推进三教改革,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因疫情防控需要开展的在线教学课程形式和内容,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张冬梅老师《综合日语》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申报为契机,鼓励教师开展教材建设,重点是与企业合作开发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本年度共公开出版各类教材4,专著、译著3本

12.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校企合作理事会功能,建设具有一定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努力做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在专业建设中将产教融合作为重要内容,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充分利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渠道,对接行业协会及企业,建立更紧密校企合作关系;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参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设置工作的论证,开展与上海商学院英语专业、与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日语高本贯通试点工作;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纳入2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予以落实。

13. 创造条件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督导队伍在加强专业建设,保障学校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继续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加强数据平台的应用,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继续做好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工作,联系落实企业年报,提高年报质量;做好成果导向的科研管理工作,本年双批准11个院级重点项目,7个一般项目,学校投入资金12.2万元支持同时调整校内其他项目资助管理模式,加强对项目成果的资助力度,尤其重点资助高质量标志性教育教学成果

14.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师资的培养,依托课程、竞赛、课外活动等多种平台开展多层次覆盖面广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依托获批的“上海高校创业指导站”,继续开设“创业梦想班”,组织模拟创业大赛,积极开展创业服务与指导工作。2020年,学校获第五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集体)、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活动表扬集体、2020年“青年英才计划”优秀组织奖。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5.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学校一流专业建设相结合,强化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并举;完善专业带头人引进制度,把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引进英语、法律、法语、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共4名);完善校内教职员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方案,施行 “教学型教师专技岗位聘任制度”,探索“校内特聘岗位”机制(特聘教学型教授4名;教学型副教授12名),稳定骨干教师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综合水平;研究完善教职工薪酬待遇体系,积极推进个税政策改革与落实,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合力完成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数据依据。

16.加大新进教职员工的培训与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培训,进一步加强“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提升教职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发挥教师发展中心规划和指导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开展线上教学总结和评优工作,推选出“教学之星” 共20名,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质效,为青年教师树立教学标杆和榜样,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揽储一批骨干力量;进一步发挥教授在学校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学术引领作用和新教师培训与教育方面的示范作用。

17.继续推进以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引领的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上海市优青计划、晨光计划等项目实施,4名教师入选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获得18余万元资助;跟踪中青年骨干队伍的建设工作,研究部署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工作,根据市教委的工作要求和安排开展一年一度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工作,本年度外部送审副教授2名,讲师14名;聘任讲师7名,改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比例;积极推进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本年度申报《高职高专应用法语“云端”教学团队》、《高职高专应用德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两个教学团队。

五、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实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18.加强学生管理,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加强辅导员对学生在网络第二课堂、学生宿舍等场所的把控,实施并完善“辅导员+宿管人员+学生自治队伍三位一体”的宿舍管理工作机制,树立底线思维,提升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实效性,努力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安全;调整疫情期间辅导员工作模式适应线上教学工作,积极做好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布局、调整工作,打造一支反应敏捷、处事全面的线上辅导员队伍。在本年度上海市教委组织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活动月中获得优异成绩,学生工作团队被评为上海市“五四奖章(集体)”。

19.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社会热点、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法纪安全教育、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班风学风风建设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体教结合、阳光体育活动;举办读书节,开展好系列读书讲座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友会建设,积极宣传校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正面作用,充分发掘校友资源,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20.做好学生奖助勤贷补工作,规范困难生认定方法,完善规范助学体系。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朋辈咨询方法,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1.做好义务兵征集工作及各项士兵补偿、资助及优抚工作。深入开展学校“一团两队一民兵”预备役学生组织工作;做好上海市卫生局达的无偿献血工作;完成上海市教委“高校军事技能展示”活动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六、加强管理,创新体制,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22.落实国家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新法新政,实现学校平稳有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认真研究学校在落实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提出有效措施,确保了学校教学秩序平稳有序,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实施国际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和品牌化建设的强校战略,深化学校精细化管理,稳生源,稳师资,强专业,树形象,创品牌,努力实现做强、做特、做优的学校发展目标。

23.积极应对今年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对招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学校招生工作。发动全校师生,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开展招生宣传;探索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形成有利于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的招生录取方式方法;强化招生激励机制,努力发挥校院两级开展招生工作的积极性,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方式,做好今年招生工作。2020年学校招生计划数为4450名。实际录取数3614名,报到数为3099名,计划录取率为81%,计划报到率为70%。其中:本市3月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录取980名;本市5月招收应届“三校生”招生录取168名;本市6月秋季统一高考录取159名;本市中高职贯通转段招生录取198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9个)6月秋季统一高考录取2053名。招生人数和录取率保持同类院校前茅。

24.做好分类评价工作,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贯彻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工作要求,按照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部署,结合学校对分类评价指标的分析和研判,把分类评价的指标体系融入学校2020年度各部门和二级学院(基础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去,固优势、补短板,明确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基础部)目标管理指标任务和完成要求及考核标准,进一步提升学校精细化绩效管理水平。本年度我校在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中保持了第九名的良好位次,在上海民办高职院校中名列第二名。

25.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发挥外语教育特色的优势,克服疫情影响,继续推进学校教育的国际化,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办学理念,拓展适合我校发展,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合作项目,切实办好已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与国外学校合作的联合培养项目,开发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学生海外实习项目。

26.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强化部门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服务、保障和监督作用;进一步规范与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资产信息化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益

27.继续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非学历培训。通过加强并规范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办学绩效,2020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为1224人,且已完成2021级成教新生录取535人。同时适应国家成教形势政策变化调整要求,积极进行非学历培训的发展转型,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利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开展面向社会行业及在校学生等群体的非学历培训,2019- 2020学年进行的上海法院书记员岗位培训和2020-2021学年开设的专升本考试课程培训,均获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28.做好语言文字和图书馆工作。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十三五”发展规划,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圆满完成2020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校语委组织近700人次学生参加各类语言文字文化竞赛,其中650多名学生在暑期参加上海市高职高专古诗文阅读大赛。我校以初赛团体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5名选手代表学校参赛勇夺银奖。另有数十名同学参加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写大赛(上海赛区)的比赛,获得1个二等奖,2个优胜奖。图书馆工作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出色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并不断取得新的特色创新与突破。图书馆承接的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的课题民办高校文化育人机制研究》顺利结题,在专业期刊等正式出版物上共发表3篇学术论文《打造傅雷校园文化、探索思政育人新路案例》荣获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18-2020年度创新实践”奖,同时荣获“2018-2020年度优秀馆长”奖。

29.进一步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第三方系统数据对接,加强校园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推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使用和培训;重点推进流程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建设;持续进行虚拟现实实训资源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建设机制;逐步进行校园信息化软硬件设备设施改造升级,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年度信息化建设项目疫情信息统计上报、教职工出勤统计和信息化办公系统已经上线运行。

30.进一步推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守牢学校安全底线。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开学工作指南(试行)》相关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参与起草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守牢学校安全底线。本年度被评为浦东新区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及助动车智能化管理上海高校治安安全示范点。对标教育现代化,健全校园安全现代化管理机制,落实技防措施,提升校园安全智慧管控水平;加强校园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校园安全防控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对校内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做好节能减排和垃圾分类工作。

31.做好“十三五”规划收官,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开展“十三五”规划验收工作,总结“十三五”规划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上级管理部门相关要求、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学院实际,参加相关“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培训会、研讨会,下发了学校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启动了此项工作。

总之,2020年在上级部门和学校董事会关心支持下,克服疫情影响,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学校全体教职工以主人翁的精神,众志成城,圆满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迈出了向国际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精品化建设目标的坚实步伐。在新的一年中,全校上下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实现学校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2021年1月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观海路505号

电话:021-68020621

传真:021-68020687

邮编:20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