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2021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人:院办发布时间:2021-09-02浏览次数:414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建校20周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校内涵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对接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战略,将立德树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用习近平新时代围绕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标志性教学成果等重点任务,实施国际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精品化建设发展战略,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为确保2021年学校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持之以恒的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始终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慎终如始,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改善学校疫情防控条件,完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分类做好不同群体的防疫工作,积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切实守牢校园大门,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全面做好假期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假期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做好师生假期疫情防控信息统计和报备工作,做好留校师生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关心关爱,做好假期工作值守和领导值班工作,切实保障假期疫情防控不留死角。按照“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的总体要求,深入研判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开学工作方案和开学后的疫情防控预案,提前储备开学后的防疫物资,明确开学后的校园管理具体措施,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二、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增强广大师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校院两级班子建设强化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落实三大主体责任及“党政同责”、“四责协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5.落实党建责任,抓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按照上海市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及高校党建“1+2”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落地落实党建责任,积极筹备召开党代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从严治党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6.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引领作用,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强化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完善网络與情应对机制,建立健全学校稳定工作月志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取得新成果,彰显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开展建校2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开展系列校庆主题研讨会,制作学校宣传视频和画册,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

7.加强党对统战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领导。完善统战工作制度,做好年度党外人士、无党派人士的认定和登记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运行机制,支持工会、团委根据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按期高质量召开“教代会”,充分发挥师生员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8.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上海高校思政工作“三圈三全十育人”综合改革要求,构建我校特色鲜明的大思政格局,建设以思政课为核心、“开放中国”和“明德中国”思政选修课为骨干、“中华传统文化精要”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完善学校思政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全力推进思政育人落小、落细、落实;围绕特色办学、增强教师育人理念、利用现代传媒和社会资源、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做好思政专项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教育内涵式发展

9. 积极落实“职教二十条”关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战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标志性成果培育为抓手,着重抓好一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技能竞赛队伍的建设。优化专业布局,根据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的专业特质和发展规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专业的职业教育特点。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培育工作,加强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开展具有工商外特色的特色专业群建设探索。

10. 积极推进三教改革,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在线教学课程形式和内容,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申报为契机,继续组织优秀教材开展申报;鼓励教师开展教材建设,重点是与企业合作开发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11.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校企合作理事会功能,建设具有一定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努力做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在专业建设中将产教融合作为重要内容,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充分利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渠道,对接行业协会及企业,建立更紧密校企合作关系;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参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设置工作的论证,做好申报高本贯通试点工作,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创新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

12. 创造条件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教学督导队伍在加强专业建设,保障学校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继续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加强数据平台的应用,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继续做好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工作,联系落实企业年报,提高年报质量。做好成果导向的科研管理工作。

13.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师资的培养,依托课程、竞赛、课外活动等多种平台开展多层次覆盖面广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上海高校创业指导站”,继续开设“创业梦想班”,组织模拟创业大赛,积极开展创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4.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学校标志性成果建设相结合,强化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并举;完善专业带头人引进制度,把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完善校内教职员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方案和“教学型教师专技岗位聘任制度”、“校内特聘岗位”制度,稳定骨干教师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综合水平;进一步研究完善教职工薪酬待遇体系。

15.加大新进教职员工的培训与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提升教职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发挥教师发展中心规划和指导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总结和评优工作,为青年教师树立教学标杆和榜样,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揽储一批骨干力量;进一步发挥教授在学校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学术引领作用和新教师培训与教育方面的示范作用。

16.继续推进以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引领的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上海市优青计划、晨光计划等项目实施,跟踪中青年骨干队伍的建设工作,研究部署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工作,根据市教委的工作要求和安排,开展一年一度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工作,改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比例。积极推进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五、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实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17.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通过“3+1+1辅导员培养体系”的建设和探索,打造学习型、合作型辅导员工作团队,加强辅导员对学生在网络第二课堂、学生宿舍等场所的把控,实施并完善“辅导员+宿管人员+学生自治队伍三位一体”的宿舍管理工作机制,树立底线思维,提升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实效性,努力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安全调整疫情期间辅导员工作模式适应线上教学工作,积极做好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布局、调整工作。通过培养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实现辅导员队伍学习工作一体化,以学习提升工作,以工作检验学习,实现学习工作化、常态化。

18.加强思想引领,繁荣校园文化。结合“四史”教育,抓好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退役士兵三支队伍,利用优秀学生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情况的特点,做好学生干部及团员培训,继续深化学校平安志愿者大队工作内涵,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积极号召作用,引导广大在校学生爱校荣校,自觉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共建和谐校园。大力开展学风班风系风建设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长效机制。繁荣社团文化,开展好“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其他中外优秀文化推广项目。积极推进体教结合、阳光体育活动。举办读书节,开展好系列读书讲座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建校20周年系列活动,加强校友会建设,积极宣传校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正面作用,充分发掘校友资源,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19.做好学生奖助贷补工作,规范困难生认定方法,完善规范助学体系;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朋辈咨询方法,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0.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用足用好上海现有的就业促进政策,千方百计推动毕业生就业。结合学校专业特点,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网络招聘会,加强供需精准对接,主动向用人单位精准推送;加强在线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把握就业形势,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在确保学生和校园安全前提下,慎重有序开展应届毕业生赴企事业单位实习工作。

21.做好义务兵征集工作及各项士兵补偿、资助及优抚工作。深入开展学校“一团两队”预备役学生组织工作;做好上海市卫生局组织的无偿献血工作。

六、加强管理,创新体制,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22.积极应对疫情等因素对招生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好学校招生工作。发动全校师生,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开展招生宣传;探索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形成有利于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的招生录取方式方法;强化招生激励机制,努力发挥校院两级开展招生工作的积极性,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方式,做好今年招生工作。

23.做好分类评价工作,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贯彻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工作要求,按照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部署,结合学校对分类评价指标的分析和研判,把分类评价的指标体系融入学校2021年度各部门和二级学院(基础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去,固优势、补短板,明确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基础部)目标管理指标任务和完成要求及考核标准,进一步加强年度工作目标的落实、执行、检查和评估,提升学校精细化绩效管理水平。

24.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发挥外语教育特色的优势,克服疫情影响,继续推进学校教育的国际化,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办学理念,拓展适合我校发展,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合作项目,切实办好已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与国外学校合作的联合培养项目,增加海外升学人数,开发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学生海外实习项目。

25.加强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强化部门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服务、保障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一流专业等内涵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规范与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资产信息化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益

26.继续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非学历培训。加强并规范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提升办学绩效。依托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面向产业工人队伍、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和毕业班学生等社会群体,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成效。

27.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发展规划要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组织普通话水平、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

28.做好图书馆工作。进一步创新职业院校图书馆工作模式和品牌,开展新书专题介绍、读书节等活动;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结构,加强数字资源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生均图书的流通量和生均电子资源的访问量,并做好《专业期刊文摘》和《图书影视评论》编辑发布工作。

29.进一步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及管理的融合,推进教育云平台与学校信息平台的对接;推进校本精品课程平台的建设;推进VR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及相关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完成教务系统三期、实习系统、就业系统、网上办事大厅、流程平台、人事系统等阶段性建设;完成招生一站式服务、企业邮箱系统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网络安全制度与机制建设,完成安全等级保护2.0的复测工作;完成校园区域无线覆盖;完成文法、学前等专业实训基地改扩造工作和老旧设备更新工作。

30.进一步推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守牢学校安全底线。对标现代化校园建设要求,健全校园安全现代化管理机制,落实技防措施,提升校园安全智慧管控水平。加强校园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校园安全防控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对校内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做好节能减排和垃圾分类工作。做好科教园区宿舍到期续租和稳定工作。

31.完成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分析十三五规划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家、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的相关要求,积极分析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实际,完成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信息公开受理机构
部门:学院办公室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08:00-16:00 周五08:00-15:00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东路188号
联系电话:021-68020621
传真号码:021-68020687
邮政编码:201399
电子邮箱:xinxigongkai@sicfl.edu.cn
信息公开监督投诉
部门:纪检监察办公室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08:00-16:00 周五08:00-15:00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东路188号
联系电话:021-68020838
传真号码:021-68020687
邮政编码:201399
电子邮箱:db@sicfl.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