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发布人:院办发布时间:2023-05-17浏览次数:376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精业笃行 行稳致远 

为建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2023年3月)

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换届大会,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对未来五年的工作也进行展望和规划,提请各位代表审议。

过去的五年是学校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发展战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克服了新冠疫情对以外国语为主要特色的学校发展的不利影响,不断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在未来五年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

五年来,在上海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外国语、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战略定力不动摇,守正创新,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彰显特色,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五年来,学校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届全会精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增强广大师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落实党建责任,抓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校院两级班子建设;强化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落实三大主体责任及“党政同责”、“四责协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落地落实党建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从严治党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明确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重点关注考试招生、干部人事、后勤资产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重点领域的防腐倡廉教育,多年来没有发生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

3.不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引领作用,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强化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完善网络與情应对机制,建立健全了学校稳定工作责任制,修订完善对《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管理的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取得新成果,彰显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学校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和教育系统文明校园。

4.加强统战工作和群团工作。完善统战工作制度,完成了我校无党派人士的认定和登记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运行机制,支持工会、团委根据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师生员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力。校党委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五老”在严谨治学态度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促进青年师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党委严格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定期给学生讲授思政课。思政教学部依托在线优质教学资源谋发展,形成了“线上集中备课—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双平台网络教学—课后反思总结”的教学模式和“线下集中备课—线上线下同步互补教学—课后反思总结”的教学模式。学校思政课选修课程《开放中国》已持续开展三轮,获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学校在2022年10月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校在新的起点上以更高要求谋划学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格局。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实力显著提升

1. 积极落实“职教二十条”关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战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标志性成果培育为抓手,着重抓好一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技能竞赛队伍的建设。优化专业布局,根据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的专业特质和发展规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专业的职业教育特点;对标一流专业群建设目标,开展具有工商外特色的特色专业群建设探索。截止目前,学校共获得上海市“085工程”重点专业5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5个,跨境贸易专业群获得上海市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立项建设,学校还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8项、精品课程11门、12个校企合作专业技师学院项目。

2. 积极推进三教改革,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因疫情防控需要开展的在线教学课程形式和内容,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开展教材建设,强化党委对选用教材的审核,重点与企业合作开发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2021年《综合日语1》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并获得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还有两个项目获得2022年教学成果二等奖,一个参与项目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

3.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校企合作理事会功能,建设具有一定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在专业建设中将产教融合作为重要内容,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充分利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渠道,对接行业协会及企业,建立更紧密校企合作关系;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与上海本地本科院校的高本贯通试点工作;已经获批英语、日语两个高本贯通项目;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予以落实。

    4.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学校一流专业建设相结合,强化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并举;完善专业带头人引进制度,把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完善校内教职员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方案,施行 “教学型教师专技岗位聘任制度”和“校内特聘岗位”机制,稳定骨干教师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综合水平;研究完善教职工薪酬待遇体系,积极推进个税政策改革与落实,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

5.加强学生管理,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加强辅导员对学生在网络、第二课堂、学生宿舍等场所的把控,实施并完善“辅导员+宿管人员+学生自治队伍三位一体”的宿舍管理工作机制,树立底线思维,提升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努力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安全;调整疫情期间辅导员工作模式,适应线上教学工作,积极做好学生教育管理的调研、布局、调整工作,打造一支反应敏捷、处事全面的线上辅导员队伍。在2021上海市教委组织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活动月中获得优异成绩,学生工作团队被评为上海市“五四奖章(集体)”2022年我校“工外优盟汇”青年团队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6.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发挥外语教育特色的优势,克服疫情影响,继续推进学校教育的国际化,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办学理念,拓展适合我校发展,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合作项目,切实办好已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与国外学校合作的联合培养项目,开发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学生海外实习项目。五年来出国深造专升本、专升硕的学生超过600人。

(三)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1.落实国家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新法新政,实现学校平稳有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学校党委认真研究学校在落实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提出有效措施,确保了学校教学秩序平稳有序,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实施国际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和品牌化建设的强校战略,深化学校精细化管理,稳生源,稳师资,强专业,树形象,创品牌,努力实现做强、做特、做优的学校发展目标。

2.深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体制机制更加顺畅。

建立并完善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建立了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多元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了学校治理现代化。学校在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委书记和校长都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建立了由党组织代表、教职工代表和举办方代表组成的监事会,加强了校务会、教代会、工会等组织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功能,保障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董事会加大对党建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将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董事会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涉及学校发展规划、重要改革、人事安排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的,均由党组织参与讨论研究,重点从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办学方向、严把领导人员政治素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等方面提出意见,经党组织会议研究同意后再提交董事会做出决策。

3.不断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增学前教育电子琴房、钢琴房等一系列实训基地;重新装修调整了女教工宿舍等一系列校内师生服务设施;完成了宿舍楼整修、信息化改造等基建投入;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明显,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在2022年底,竞标获得上海思博职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股权,为与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融合升本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奠定了新的更高的起点。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不畏艰辛,在前进路上奋力奔跑,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回顾五年来的发展,成果丰实,经验宝贵,体会深刻。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更好地引领学校未来事业发展,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对学校全面工作的政治领导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高校党委对高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政治领导是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发挥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的政治功能,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坚持立足外国语特色不动摇。牢牢把握立足外国语特色、国际化办学的基本办学定位,不断强化和彰显办学内涵、特色和差异化,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利用民办高校体制机制优势,有效激发内部活力,有效解决学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动力不足等深层次难题。

四是坚持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不动摇。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力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队伍、辅导员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为实现新时代的新跨越奠定人才基础。

五是坚持抢抓机遇的发展意识不动摇。机遇稍纵即逝,必须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经验和体会是我们在学校改革创新发展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达成新使命、实现新目标的强大动力。面向未来,面对新时代赋予学校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上下一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精业笃行,才能行稳致远,凝聚、动员和号召广大党员及师生员工,继往开来,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建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

面对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新要求,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强调职业教育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逐步清晰,发展职业教育正在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等四大功能。上海市近些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先后颁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文件,这些文件着眼于适应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现实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目标导向,从产业发展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两个方面着手,整合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循序渐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推动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抓住用好重大历史机遇,以必胜的信心迎接各种挑战,实现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今后五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在国家和上海市职业教育战略指导下,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与思博学院融合共建职业大学为今后五年工作的核心,积极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走向世界,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水平、国际交流合作、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办学效益、社会声誉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努力把学校建成学生受益、社会认可,外国语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较高,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流民办职业大学。

三、未来五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大精神,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学校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意识形态协同管理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学理阐释,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坚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加强课堂、思想文化阵地和各类社团管理,加强校园网、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管理。适应新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办学理念、教学理念、育人理念创新,加强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内涵凝练,推进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严肃组织生活。严格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加强跟踪问效和调研督查。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进基层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的实施,推进党建工作巡察指导全覆盖,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对“四风”。要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强化风险防控。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咬耳朵、扯袖子、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和“一案双查”,净化政治生态。

5.加强统战、群团工作。加强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和实践锻炼,健全民主协商、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按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工会工作优势,围绕中心, 丰富活动载体,促进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指导按期召开共青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代表大会。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建设,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学生会组织改革,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管理”工作格局。

6.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学校马克苏主义学院建设,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大学学科建设

1.积极推进两校融合升本工作。全面实施“ 1234战略”,即:一个战略目标:建成一所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职业型本科大学;两项战略举措:对内综合改革,对外广结同盟;三个战略落点:社会美誉度高、学子们心向往、教职工有奔头;四个战略导向: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改革增效。全面推进“五大工程”:专业布局优化工程(升本引领,与时俱进)、治理体系优化工程(激发活力、激励创造)、内涵建设促进工程(表格导向、追求卓越)、发展空间拓展工程(全方位联合同道,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园文化提升工程(营造“大学语境”、创造“大学环境”)。在两校融合中优化院系和专业设置,提高内涵建设质量;积极筹备落实各项升本要求,申办本科职业大学。

2.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与区域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培养目标要对接行业和岗位需求及学生成才需求,课程内容设计要与职业岗位标准和要求有机衔接,要从产业和技能知识需求出发,决定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建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根据各专业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实习实训设施和场所及评价模式。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3.根据“遵循规律、聚焦重点、凝练特色”的要求,分类兼顾语言类和非语言类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围绕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的要求,在局域学分制、分层分类教学、主辅修制度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探索学生多样化成才的路径。大力开展外语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作,优化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和推进以模块化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4.扎实推进中高职和高本贯通工作。要根据“课程体系贯通、核心课程贯通、教学资源贯通、质量监控贯通”的要求,全面加强与有关中职学校的合作协同。要切实做好现有的应用德语、应用日语的中高职贯通项目,逐步扩大以“外语+”为重点的其他项目。以中高职贯通项目为突破口,进一步探索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要在体制机制、项目经费、师资队伍等多方面为中高职贯通项目提供保障。要充分运用学校自主招生的机制,加强与其他中职类学校的合作,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积极申报建设高本贯通项目,探索中-高-本-硕体系职业教育体系。

5.不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国际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学校已经建成外语情景实训中心、数控机电实训中心、商贸实训中心、文秘实训中心和艺术设计工坊的基础上,丰富校内实训内涵,提升校内实训水平。新建适应新专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跨境电商、会计综合等实训室,新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根据学校外国语专业特点,在外语专业目的语国开发建设合作项目和实训实习基地。

6.大力推进开放办学,引进国外优质课程和国际职业能力标准,引进企业课程和网络资源课程,培育专业特色核心课程,逐步扩大用英语或其他外语直接教授有关专业课程的比例,开设符合外语教学需要的特色课程,建设校级精品课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出版一批能反映我校学术水平、具有鲜明外国语特色的精品教材。打造学校专业内涵建设标志性成果。

7.加强职业大学学科建设,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在与思博学院融合升本的过程中,整合学校资源,优化师资队伍,重点将有实力,有特色、有市场的优势学科建设好。通过升本为学科建设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学校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

(三)加强学生工作,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水平

1.建设和完善学校大德育体系的组织架构,全校辅导员根据所学专业背景及工作需要,加入到一个思政教研室并参加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思政教学部统一组织,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实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大队伍协同发展。围绕学生经常性、共同性事务,进一步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有关学生工作业务和人力资源,与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步,完善学生事务中心建设,提高使用效能。

2.创建示范性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打造为联系高校和社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平台,开展一系列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和信息交流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收集学生就业工作动态,开展就业研究,指导毕业生合理就业,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3.进一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继续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讲座等日常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和心理读物的编辑制作。

(四)优化师资结构,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1.着重进行优秀教学团队的培育,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以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平台,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025年前要在各主要专业群建成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有较强科研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学团队。

2.努力引进培养各级名师。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双高”人才,并注重引进海外归国人才,以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重视现有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着重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力量,优先选拔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学科专业带头人。积极引进优秀外教,形成一支数量合理、质量稳定的优秀外教队伍。

3.选送教师赴企业挂职,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方案,专任教师特别是非语言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要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作,加强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指导和管理,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研发和技术革新,提升以就业为导向、专业素质为核心、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4.加大教师进修培训力度。选拔优秀干部教师到海外高校进行学习进修,开阔视野。语言类教师赴母语国家学习进修要紧密结合中外合作办学进行;选送一定数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进修、访学,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旨在提高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培训和进修。

5.落实上海市关于实现民办高校教师收入与学费水平同步增长的规划,兼顾学校财政状况和未来发展,逐步建立稳定的教师薪酬增长机制。逐步完善教职工薪酬结构,努力提高教职工待遇。

(五)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共创优质育人环境

1.建设校园文化广场、德育长廊、主题雕塑、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教育与活动设施,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完善国际文化节、科技节、创意嘉年华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使其充分发挥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形成中外互鉴,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2.拓展“傅雷生平陈列馆”、“中韩文化交流中心”;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工商外校史馆”等校园文化建设品牌,丰富“外语情景中心”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品牌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大力发展大学生社团,重点扶持学术专业类、公益服务类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引导文化艺术、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类社团的发展。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化特色发展

1.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结合我校优势特色专业,强强联合,打造优质的品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合作招生、合作培养。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学生短期出国游学、师生短期出访学习培训、中外学生夏令营等常规项目。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短期培训,积极探索外国留学生的学历教育。

2.扩大国际合作范围,提高国际合作质量,丰富国际合作内涵,建立学分互认的专升本、专本硕连读等升学通道,做到所有专业群全覆盖,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多选择。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和课程体系、教材等国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建设全英语教学课程,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拓展我校教师国际视野、增强教师的国际学术交流交往能力,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

(七)建设平安校园,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1.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校园综合治理管理能力。按照高校技防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学生宿舍出入口管理系统,楼宇出入口管理系统,校园出入口管理系统等“三道防线”的建设,继续推进建设数字化、高清化、覆盖化、网络化、智能化校园安防系统,提升校园安防能力。努力拓展校园面积,为提升办学层次创造条件。

2.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努力打造“满意后勤”、“健康后勤”和“平安后勤”。改善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的条件,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保障。

3. 积极多渠道筹措经费,分批对教学楼、图书馆、报告厅、体育场馆等教学楼宇进行修缮和改造,全面优化校园环境。推进学校节能环保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创建节约型绿色校园。

 

各位代表!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至今已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20年的风雨春秋里,它硕果累累,桃李满园,创造了可喜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既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对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完成上述确定的任务,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校上下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负历史重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乘势而上,行稳致远,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做勇敢的奋进者、搏击者,我们绝不等待犹豫,绝不懈怠畏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昂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改革发展和创新事业。

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走好我们工商外自己的长征路,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2023年3月6日

 

信息公开受理机构
部门:学院办公室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08:00-16:00 周五08:00-15:00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东路188号
联系电话:021-68020621
传真号码:021-68020687
邮政编码:201399
电子邮箱:xinxigongkai@sicfl.edu.cn
信息公开监督投诉
部门:纪检监察办公室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08:00-16:00 周五08:00-15:00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东路188号
联系电话:021-68020838
传真号码:021-68020687
邮政编码:201399
电子邮箱:db@sicfl.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