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沉浸徽文化 绘写新美学”艺传学院师生赴安徽开展《人文景观采风》实践课程

发布人:院办发布时间:2025-04-30浏览次数:140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美育精神,厚植艺术人文情怀,4月19日至25日,我校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师生赴安徽黟县开展《人文景观采风》实践课程。在李宪锋院长部署下,曾健副院长带队,郑舒文、王李喆、王伟军、王南奇、何孟闰5名专业教师及黄二涛、陈海静、周贤3位教辅共同参与,带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游戏设计四个专业的学生,深入西递、宏村、屏山、南屏等千年古村落及齐云山景区,开启一场为期七天的艺术之旅。

在宏村月沼畔,同学们凝望白墙黛瓦在晨曦暮色中的光影流变,感受徽派建筑的独特韵味;于西递古巷深处,他们用速写本定格马头墙的飞檐翘角,捕捉历史的瞬间。齐云山云雾间,水彩颜料与油菜花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南屏祠堂前,炭笔线条勾勒出岁月雕琢的砖木肌理,展现出时光的痕迹。师生们以多元媒材展开艺术对话:水墨渲染捕捉建筑韵律,丙烯堆叠再现春山叠翠,数码手绘重构传统纹样,实现了徽派美学基因的当代表达。

本次实践课程中,曾建、郑舒文等6位专业教师组成教学矩阵,构建“日间创作+夜间研习”双轨模式。白天,师生们穿行于九曲巷陌,教师现场示范建筑透视与色彩构成技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夯实专业知识;夜晚,大家齐聚写生基地,通过“现场示范-作品互评-创作复盘”三段式教学,师生共创构图章法与解决意境营造难题。辅导员团队创新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建立写生定位打卡、夜间值班执勤等保障机制,让艺术探索无后顾之忧。

此次实践突破传统写生范式,将徽州三雕、楹联匾额等非遗元素纳入创作视野。学生在测绘屏山中领悟空间叙事,在解析黟县青石板纹路时启迪材质语言,更通过与当地非遗传承人的深度交流,建立起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转化思维。

本次课程作为学院“行走的美育课堂”系列实践的重要环节,成功搭建起“文化感知-技艺锤炼-创新转化”的育人路径。后续将通过写生作品展等形式,持续深化实践成果,未来,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将继续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



信息公开受理机构
部门:学院办公室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08:00-16:00 周五08:00-15:00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东路188号
联系电话:021-68020621
传真号码:021-68020687
邮政编码:201399
电子邮箱:xinxigongkai@sicfl.edu.cn
信息公开监督投诉
部门:纪检监察办公室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08:00-16:00 周五08:00-15:00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东路188号
联系电话:021-68020838
传真号码:021-68020687
邮政编码:201399
电子邮箱:db@sicfl.edu.cn